廢水處理常用藥劑匯總-4
時間:2018-09-07 13:25:19
調理劑的投加量如何確定?
污泥調理的藥劑消耗量沒有固定的標準,根據污泥的品種、消化程度、固體濃度等具體性質的不同,投加量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因此,大多是在實驗室或在現場直接試驗確定調理劑的種類及具體投加量。
一般來說,按污泥干固體重量的百分比計,三氯化鐵的投加量為5%~10%,硫酸亞鐵約為10%~15%,消石灰的投加量為20%~40%,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約為1%~3%,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為0.1%~0.3%。據有關資料介紹,由于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系列有機合成高分子調理劑的價格較為昂貴(有的品種是普通無機調理劑的十幾甚至二十倍以上),雖然其投加量較少,但折合調理每噸污泥的費用,使用有機合成高分子調理劑的成本仍然較高。普遍的做法是優選無機調理劑,當無機調理劑作用較差、難以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時,再考慮使用有機合成高分子調理劑或將無機和有機調理劑復配使用。
27.使用調理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為了更好地使用調理劑,應注意以下事項:①充分了解和掌握被處理污泥的性質(濃度、成分等),②試驗確定適合于污泥性質和脫水機性質的調理劑種類,③試驗確定調理劑的注入點、反應條件、投加量等,④根據調理劑的性質確定調理劑的溶解、儲存等使用方法。
一般來說,無機調理劑適用于真空過濾脫水和板框壓濾脫水,而有機調理劑則較適用于離心脫水和帶式壓濾脫水。在使用離心脫水機和帶式壓力脫水機時,為了形成不易破碎的粗大絮凝物,一般使用分子量在10萬、甚至100萬以上的陽離子系列高分子調理劑。同時還要注意,由于離心脫水機是在2000~3000G的高離心力下進行固液分離,使用分子量越大的高分子調理劑,越容易形成堅固的絮凝物,越有利于脫水;而對帶式壓濾脫水機來講,分子量過高時,調理劑的部分粘性會殘留在絮凝物上,從而導致濾餅在濾布上的剝離性較差。就陽離子調理劑而言,對于同樣污泥,和離心脫水機相比,帶式壓力脫水機要求調理劑的陽離子度較高、而投加量較少。
一般來說,污泥濃度高時,使用高分子量的調理劑效果較好,而污泥濃度低時,使用分子量較低的調理劑效果較好。
廢水生物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的性質相同,其主要成分是微生物的絮凝物,一般帶有負電荷,因此為使剩余污泥凝聚,****使用陽離子的調理劑。當前使用較多的陽離子調理劑是聚丙酰胺的共聚物或氨基甲基化變性物,通過調整陽離子變性條件,可得到不同陽離子度的調理劑。根據陽離子度的不同(可用膠體滴定法測定),陽離子調理劑可分為高、中、低陽離子度調理劑。
28.脫水劑、調理劑與絮凝劑、助凝劑的關系是什么?
脫水劑是對污泥進行脫水之前投加的藥劑,也就是污泥的調理劑,因此脫水劑和調理劑的意義是一樣的。脫水劑或調理劑的投加量一般都以污泥干固體重量的百分比計。
絮凝劑應用于去除污水中懸浮物,是水處理領域的重要藥劑。絮凝劑的投加量一般以待處理水的單位體積內投加的數量來表示。
脫水劑(調理劑)與絮凝劑、助凝劑的投加量都可以稱為加藥量。同一種藥劑既可以在處理污水時應用為絮凝劑,又可以在剩余污泥處理過程中應用為調理劑或脫水劑。
助凝劑用在水處理領域作為絮凝劑的助劑時被稱為助凝劑,同一種助凝劑在剩余污泥處理時一般不稱助凝劑,而是統稱為調理劑或脫水劑。
使用絮凝劑時,由于水中的懸浮物數量畢竟有限,為了實現絮凝劑與懸浮顆粒的充分接觸,需要配備混合、反應設施,并且都要具有足夠的時間,比如混合需要幾十秒到數分鐘、反應則需要15~30min。而污泥脫水時從投加調理劑到污泥進入脫水機往往只有幾十秒的時間,即只有相當于絮凝劑的混合過程、沒有反應的時間,而且經驗也表明,調理效果會隨著逗留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29.消泡劑的種類有哪些?
消泡劑的效果與發泡液的種類有關,即有的消泡劑對某些發泡液效果顯著,而對其它發泡液效果不明顯,甚至沒有作用。常用的消泡劑按成分不同可分為硅(樹脂)類、表面活性劑類、鏈烷烴類和礦物油類。
⑴硅(樹脂)類:硅樹脂消泡劑又稱乳劑型消泡劑,使用方法是將硅樹脂用乳化劑(表面活性劑)乳化分散在水中后投加到廢水中。二氧化硅細粉是另一種消泡效果較好的硅類消泡劑。
⑵表面活性劑類:此類消泡劑其實是乳化劑,即利用表面活性劑的分散作用,使形成泡沫的物質在水中保持穩定的乳化狀態分散,從而避免生成泡沫。
⑶鏈烷烴類:鏈烷烴類消泡劑是用乳化劑把鏈烷烴蠟或其衍生物乳化分散后制成的消泡劑,其用途與表面活性劑類的乳化型消泡劑類似。
⑷礦物油類:以礦物油為主要消泡成分。為了改善效果,有時混合金屬皂、硅油、二氧化硅等物質一起使用。此外,為使礦物油容易擴散到發泡液表面,或者使金屬皂等均勻分散在礦物油中,有時還可投加各種表面活性劑。
30.常用pH調整劑有哪些?
將含酸廢水pH值調高時,以堿或堿性氧化物為中和劑,而將堿性廢水pH值調低時則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劑。調整酸性廢水pH值時經常采用的中和劑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氫氧化鈉、碳酸鈉等,調整堿性廢水pH值時一般采用硫酸、鹽酸。
在對含酸廢水進行中和時,還可以就近使用一些堿性工業廢渣,比如化學軟水站排出的碳酸鈣廢渣、有機化工廠或乙炔發生站排放的電石廢渣(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鋼廠或電石廠篩下的廢石灰、熱電廠的爐灰渣和硼酸廠的硼泥等。在對堿性廢水進行處理時,也可以使用煙道氣利用其中的CO2、SO2等酸性氣體對廢水中的堿進行中和。
當廢水的pH值過大或過小時,為減少pH值調整時所需的溶藥池和藥劑池容積及實現pH值調整的自動化控制,可以使用40%NaOH和98%H2SO4分別作為含酸廢水和含堿廢水的pH值調整劑。同時可以避免使用石灰類堿劑所帶來的污泥問題,減少二次污染的機會。
31.消毒劑的選擇應考慮哪些因素?
廢水經一級或二級處理后,水質改善,細菌含量也大幅度減少,但其****值仍很可觀,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廢水排入水體前應進行消毒處理。
目前,用氯化法消毒能產生有害物質,影響人體健康已廣為人知,這是因為氯與水中有機物作用,同時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去除有機物,而取代作用則是氯與有機物結合,形成了有致突變或致癌活性的鹵化物。美國規定三鹵甲烷(THMS)的****濃度為100μg/L,德國、加拿大、日本也分別規定為25μg/L、350μg/L、100μg/L,我國1985年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也規定了氯仿的上限為60μg/L。有鑒于此,廢水消毒一是要控制恰當的投劑量,二是采用其他消毒劑代替,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線輻射等,以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
各種消毒劑的優缺點和適用條件見表8--2。參考此表,可以初步確定應該使用的消毒劑。
32.消毒劑的種類有哪些?各自的特點是怎樣的?
常用的消毒劑有次氯酸類、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線輻射等。次氯酸類消毒劑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氯片、次氯酸鈉等形態,主要是通過HOCl起消毒作用。次氯酸類消毒劑的弱點是容易和水中的有機物生成氯代烴,而氯代烴已被確認為是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的,同時處理過的水會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氣味。次氯酸類消毒劑粉塵和放出的氯氣對人的呼吸道、眼睛及皮膚都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濺入眼睛或觸及皮膚,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存放環境要陰涼、通風和干燥,遠離熱源和火種,不能與有機物、酸類及還原劑共儲混運,運輸過程中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曬,裝卸時動作要輕,避免碰撞和滾動。
次氯酸類消毒劑消毒時往往發生的是取代反應,這也是使用次氯酸類消毒劑會產生氯代烴的根本原因,而臭氧和二氧化氯消毒時發生的是純氧化反應,因而可以破壞有機物的結構,在殺菌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值),去除水中的部分CODCr。二氧化氯消毒與臭氧或紫外線消毒相比,前者一次性投資低,運行費用高(大約0.1元/m3);后者一次性投資高,運行費用低(大約0.02元/m3)。
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消毒的效果,經過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的二沉池出水或回用水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指標可以達到要求,但他們的缺點是瞬時反應,無法保持效果,抵抗管道內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因此在回用水系統使用這兩種方法消毒時,往往需要在其出水中再投加0.05~0.1mg/L二氧化氯或0.3~0.5mg/L的氯,以保持管網末梢有足夠的余氯量。
33.氯的物化性質是怎樣的?
氯在常壓下是黃綠色氣體,在一個大氣壓時的密度為3.2mg/mL,即約為空氣的2.5倍重,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一般采用電解食鹽水溶液的方法制取氯氣,然后將氯氣加壓冷卻制得液氯,液氯極易氣化,沸點是-34.5oC。加壓后的液氯成為黃綠色透明液體,1kg液氯氣化后體積可以變為300L。氯性質很活潑,能溶于水,溶解度隨水溫的升高而降低。氯是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窒息氣體,對人的呼吸系統、眼部及皮膚都能產生傷害,空氣中****允許濃度為1mL/m3。雖不自燃,但可以助燃,在日光下與其他易燃氣體混合時會發生燃燒和爆炸,可以和大多數物質起反應。
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殺菌能力強、價格低廉、來源方便的優點,是水處理行業應用歷史最為悠久的消毒劑。氯消毒的機理是依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HOCl向微生物的細胞壁內擴散,與細胞的蛋白質反應生成化學穩定性極好的N-Cl鍵。另外,氯能氧化微生物的某些活性物質,抑制并殺死微生物。
34.如何防止氯中毒?
雖然空氣中****允許濃度為1mL/m3,但長期在低于此值的環境中工作,也會導致慢性中毒,表現為患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腸炎、牙齦炎、口腔炎、皮膚搔癢癥等疾病。短時間暴露在高氯環境中,會導致急性中毒。輕度急性中毒表現為喉干胸悶、脈搏加快等癥狀,重度急性中毒表現為支氣管痙攣和水腫,甚至出現昏迷或休克。為防止出現氯中毒的措施可總結如下:
⑴經常接觸氯氣的工作人員對氯味的敏感程度會有所降低,常常會在聞不到氯味的時候,人就已經受到氯的傷害。因此操作人員的值班室要和加氯間分開設置,并在加氯間安裝監測及警報裝置,隨時對其中的氯濃度進行檢測。
⑵加氯間要靠近加氯點,兩者間距不超過30m。加氯間建筑要堅固防火、耐凍保溫、通風良好、大門外開,并與其他工作間嚴格分開、沒有任何直接連通。由于氯比空氣重,因此當氯氣在室內泄漏后,會將空氣排擠出去,在封閉的室內下部積聚并逐漸向上擴散。所以加氯間的底部必須安裝強制排風設施,進氣孔要設在高處。
⑶加氯間門外要備用檢修工具、防毒面具和搶救器具等,照明和通風設備的開關也要設在室外,在進入加氯間之前,先進行通風。通向加氯間的壓力水管必須保證不間斷供水,并保持水壓穩定,同時還要有應對突然停水的措施。加氯間內要設置堿液池,并定時檢驗,保證堿液隨時有效。當發現氯瓶有嚴重泄漏時,戴好防毒面具,然后將氯瓶迅速移入堿液池中。
⑷當發現現場有人急性氯中毒后,要設法迅速將中毒者轉移到具有新鮮空氣的地方,對呼吸困難者,應當讓其吸氧,嚴禁進行人工呼吸,可以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為其洗眼、鼻、口等部位,還可以讓其吸入霧化的5%碳酸氫鈉溶液。